中国,由于各种体制、各种经济形态、各种消费群体的同时并存,致使中国市场成了世界各国包装文化和包装产品的大杂烩。在大型超市里,风格各异的包装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代表中国本民族设计风格的产品却极少且普遍缺乏个性和人性化设计,一言以概之,中国包装设计市场处于整体无规律状态。 中国消费群体特征 中国民众的特点:中国的消费者非常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学习的能力也非常强,但是由于中国全面开放的速度太快,思维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受到了各种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导致整个民族处于群体无意识状态,在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冲突当中,无所适从,使民族品牌和民族文化短期内处于抑制状态。
中国与欧洲设计的差距 生存环境差异:经济与文化上的优势使欧洲在世界经济产业链中处于高端市场,可以不断地输出高附加值的设计、研发产品来进入第三世界国家以获利。而中国则处于世界经济产业链的低端市场,被定位在产品加工和复制环节,致使民族企业处于低迷状态,无法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播,更无从谈起设计的民族性。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国民营经济,如中国广东和浙江、江苏等地区的民营企业,虽然起点较低,但发展的速度极快,而且以跨越式发展向世界经济看齐。这些民族企业的崛起,为中国的民族产业找到了方向,让中国的整个群体确立了信心、建立了对民族品牌的忠诚度。 设计理念不同:由于欧盟经济一体化,可以在欧洲各国的大型超市,看到欧洲各个国家的产品,它们一般都共同遵守一些国际标准,而同时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风格,我们可以根据各国独特的风格很清楚地辨别出英国产品、德国产品和法国产品。中国同行则过多的摒弃自己的民族性,以对海外产品的概念化模仿为荣,错误的诠释了现代商品包装的理念。 知识产权体系:世界发达国家如欧洲有比较成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不被侵权,从政策上保证了设计的执行。而中国相关体系和制度尚在完善终,一些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模范和抄袭成为主流。
人才结构组成:专业设计学院、专业设计团体和专业设计组织在国外非常活跃,而在中国近年来才刚出现一些松散的组织和高校,如设计专业、设计协会、设计沙龙等,这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设计周期: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消费周期不同,一般欧洲设计更新换代的周期是5-6个月,而中国则是1-2年,设计本身必须在否定、推翻和改变中得到提升,所以周期性长短也对包装设计的发展起了主要的推动作用。 市场细分:在欧洲,个性化设计成为主流,不仅是不同品牌需要通过设计来区分,即使同一品牌产品的不同类型也必须以设计来区分其不同的特性,设计成为诠释产品细微而独特特性的手段之一。而中国情况则正好反之,中国产品品牌界限和产品细分不明确,甚至不同品牌产品的设计亦趋于雷同。
中国包装设计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以及它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贸易等各个领域的通力合作会带来中国消费群体的迅速成熟,带来配套的包装产业的发展,带来知识产权等相应法规的完善,带来世界各国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的包装设计市场也将在这一变化中快速发展。但是它同样会面临着挑战,这个挑战来自欧洲、日本、美国等优秀外资包装设计公司的竞争压力,因为无论是中国本土设计公司还是外资公司,其目标群体都是一致的,即为中国的消费群体服务,而外资企业在设计历史、设计经验、设计理念上都非常成熟,也非常愿意把中国的文化融入到本国的设计经验中以更好地为中国的消费群体服务。那么,中国民族设计产业在这种挑战面前又将如何呢?这是所有这个行业和关注这个行业的人必须去认真思考的。